節(jié)選自:1.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,廣西530023;2.廣西醫(yī)科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學院
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,臨床上多表現(xiàn)為特異性恐風、恐水、咽肌痙攣、進行性癱瘓等??袢〔∷缆矢哌_100%,及時采取暴露后預防措施能有效預防狂犬病,但免疫失敗現(xiàn)象依然存在。據(jù)研究,傷口不處理或未正確處理、未及時接種狂犬疫苗和未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是發(fā)生免疫失敗的主要原因。
廣西是我國狂犬病高發(fā)地區(qū),為了解廣西南寧市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敗的原因,本文對2006—2016年南寧市報告的狂犬病疫情資料中的17例免疫失敗病例進行分析,為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據(jù)。
一般情況:2006—2016年南寧市共報告177例狂犬病病例,有17例(占9.60%)為暴露后免疫失敗病例,其中5例(占2.82%)完成了全程免疫。
?男性7例(占41.18%),女性10例(占58.82%);
?年齡最小5歲,最大80歲,中位數(shù)為52歲;
?農(nóng)民11例(占64.71%),學生4例(占23.53%),其他2例(占11.76%);
?縣內(nèi)15例(占88.24%),城區(qū)2例(占11.76%)。
?傷人動物以自家為主(9例),其次為鄰家動物(4例)、流浪動物(3例);
?16例注明動物傷人原因的病例中,以主動襲擊為主(12例);
?有15例傷人動物注明了是否接種獸用疫苗,已接種為4例,未接種為11例。
?Ⅲ級暴露16例(占94.12%),Ⅱ級暴露1例(占5.88%);
?暴露部位含頭面部8例(占47.06%),含手部6例(占35.29%),含下肢膝以下4例(占23.53%),含下肢膝以上2例(占11.76%);
?1處傷口14例(占82.35%),2處及以上傷口3例(占17.65%)。
?1例Ⅱ級暴露病例在縣級醫(yī)療機構處理傷口,未聯(lián)合被動免疫制劑,未全程接種疫苗即發(fā)病死亡。
?16例Ⅲ級暴露病例中,暴露后沖洗傷口13例(占81.25%),其中自行沖洗2例(占15.38%),在鄉(xiāng)鎮(zhèn)醫(yī)療機構沖洗9例(占69.23%),在縣級及以上機構沖洗2例(占15.38%)。
?有11例(占68.75%)未全程接種狂犬疫苗,其中有9例因死亡和2例因其他原因未完成。
?暴露后有11例(占68.75%)未進行被動免疫制劑注射,有5例接受了被動免疫制劑注射。
?有3例頭面部暴露者雖然全程接種疫苗,但依然發(fā)病。
17例暴露后免疫失敗病例中,在未接受被動免疫制劑注射、未全程接種、未沖洗傷口或未到縣級以上醫(yī)療機構沖洗的3種不規(guī)范處置措施因素里,具備至少1種的病例有15例(占93.75%),具備至少2種的有12例(占75.00%),3種均有為9例(占56.25%)。
?免疫失敗病例潛伏期最短11天,最長1507天,潛伏期在1年內(nèi)的有16例(占94.12%),潛伏期中位數(shù)為23天。
?暴露部位含頭面部的免疫失敗病例潛伏期中位數(shù)為16.5天,不含頭面部的為33天。
病例討論
2006—2016年南寧市共報告177例狂犬病病例,其中17例為暴露后經(jīng)傷口處置、接種疫苗等PEP措施后的免疫失敗病例。
本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暴露后未全程接種、未接受被動免疫制劑注射、傷口未規(guī)范處理是免疫失敗的重要原因,與前人研究結果類似。免疫失敗病例集中見于縣級及以下鄉(xiāng)鎮(zhèn),農(nóng)民所占比例最高,原因可能是其狂犬病防控知識較為薄弱而暴露機會較大,也可能是鄉(xiāng)鎮(zhèn)醫(yī)療單位對狂犬病暴露后處置不夠規(guī)范。
【最后結語】
1、受感染傷口離大腦越近,發(fā)病越快;
2、在受到Ⅲ級暴露感染后,請立刻、馬上、迅速注射免疫球蛋白與狂犬疫苗;
3、接種后,不要放松警惕,做一個狂犬中和抗體檢測,如發(fā)現(xiàn)抗體不足,立即補種。
參考文獻
References
[1]陳海濱;斯淑婷;梁靈芝;唐金芳;甘文燁;姜岳明. 2006—2016年南寧市17例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敗病例分析[J]. 應用預防醫(yī)學,2019,(01):51-53.
RECRUIT
關注我們
微信號|13630120930
網(wǎng)址|www.shfzc.com.cn